2020-02-01

個人品牌經營守則:當你越渺小 你就要越主動

在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前,我想先定義我認知的「個人品牌」,這與創業有什麼不一樣。曾經在一堂課程中,學員提出一個問題,他說「你在這麼多場演講當中,有沒有人曾經問錯問題?」我思考了一下,其實我不認為世界上的事情那麼絕對,任何人提出的疑問,我不會解讀成是「問題」,而是雙方思維不同,因此需要透過溝通、互相了解。

有人曾問我,創業跟個人品牌是不是一樣,我認為不一樣,因為出發點不同。現今世代的個人品牌,是你所熱愛的這件事情具備了三個特質,

第一、擁有專業

第二、熱情

第三、對他人有幫助

 

事實上在創造世代,專業的定義也已經更個人化與廣義。

過去我們會認為「專業」必須具備證照、執照,或者在某個行業待超過十年以上,才會被界定成為「專業」或「專家」,導致有許多人在想要分享自己的知識時,擔心被外界挑戰、遇上酸民、怕被別人說嘴,就是因為對於自己沒有自信。

但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解讀專業:「將你所會的知識,結合個人洞察與背景,傳達給另外一個陌生領域的人」這意味著,你只要對某個領域或某件事情,有一定的了解,你便能傳達給完全陌生領域的人,不一定要傳統專業人士了解到非常深度的學術知識,反而更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給他人。

當然大多數人都會疑惑,只是分享行業中的基礎知識,也能算專業嗎?我認為在這個時代,答案是肯定的,不要擔心跨出那一步。

舉例來說:

電視記者所拿的麥克風是「指向性麥克風」,因此當記者拿著麥克風時,方向必須對準受訪者的嘴巴或發聲位置,如果方向不對,即使距離很近,收音也會很模糊甚至收不到因。但相對而言,方向對了講得非常小聲,也都收得到音。

這樣的技能在媒體圈是非常非常基礎且簡單的事情,當然你如果選擇分享給同業,一定會被笑;但如果是對這個行業完全不了解的人,這就成了一個職業的知識,所以當你要起步經營個人品牌,最簡單且最容易入手的,就是觀察自己身邊的細節,你所認為簡單的事情,在別人眼裡可能是一套專業,所以無論如何,都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

這個世界不缺專業的人,缺的是分享者。」

當你因為熱愛持續做這件事情,也許起初沒有人會願意花錢購買你的東西,但因為你擁有熱情,即使別人不給你錢,你也願意花時間繼續堅持,久了以後,就會有人注意到你的才華,便願意花錢支付你所擁有的這項才能,且收入會以倍速增加,而不是定速,在事情還沒發生以前,你可能無法想像,但只要你堅持信念,長期下來,時間會還給你,你所付出的。

但創業是關於「產、銷、人、發、財」你有一個商品,要顧及營收、成本、管理員工、找買家讓人願意掏錢買你的東西,你才有收入,還要涉及發薪水、稅務等行政事項;當然不是說經營個人品牌不會碰到這些問題,但是心態上是完全不同的。創業家有企業願景、有目標,要領導員工改變社會,但個人品牌則是因為自己有一項專業與熱愛這件事情,讓人注意到你,願意花錢買你的專業。所以我認為創業是人去找錢,個人品牌則是錢來找你。

 

#創造個人價值:從了解自己開始

因此,如果想讓自己的價值與才華被看見,在你正式動作之前,我想請你留意自己的人生細節。有什麼事情是你很喜歡,每天都會不經意撥時間去做的?而且會讓你廢寢忘食?如果有,那這件事情就是你的天職。

如果想不到自己的人生有什麼事情,那我推薦這個「WPV原則」,去思考「自己拿手」、「熱愛的事情」、「對社會他人有價值的事情」這三件事情的交集,相信你會從生活中,突然發現,原來自己是有資源的,原來自己是有機會可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路的。

以我自己為例,我的正職工作就是文字記者,過去一天要寫七篇以上的文章,也曾接過許多不同類型的案子,像是趣味、寵物新聞特約寫手,2016年時也擔任影子寫手,以訪談及文字紀錄方式協助作者出版個人專書。不只能寫深度研究文章,也能夠寫輕鬆的生活文章。五年下來大約也累積三千篇以上的各式文章,因此可以說「寫作」對我來說是滿拿手的事情,以實際數據來看從下標題開始,我只要15分鐘就能夠能完成一篇千字文,且是用手機打就可以完成。

後來我發現,寫作這件事情,除了可以讓我整理思維之外,最最重要的,就是抒發壓力,有些人是你讓他寫文章他會很痛苦,但對我來說,寫文章是真的非常紓壓的事情,如果我心裡有什麼想表達,又沒人可以理解的話,我就會花時間打成文章,不打文章甚至會焦慮到不行,這就是「熱情」。

起初我經營Wordprsss時文章主題是「菜鳥職場觀察」,以90後出社會後遇到挫折的角度,來記錄自己的心情,文章被多家媒體轉發,也收到許多新鮮人的回饋,更有主管私訊我,跟我說他把這些文章推薦給新來的下屬,希望他們可以透過我的文章調整心態。陸續收到正面的回饋,對我而言,除了有成就感之外,更發現能夠過文章幫助到別人,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有很多人對「社會他人有價值」這件事情有所誤解,許多人對價值的第一個刻板反應就是「能夠賺錢」,我對這樣的想法真的很不能苟同,雖然錢的確很重要,甚至可以快速解決任何事情,但是「價值」還能夠代表個人形象、影響力、號召力與人脈,這些事情是花錢你也建立不了真實關係的。

另外也想分享,找到自己個人定位,絕對不是停在原地Study資料,學習完某個領域的知識之後,再來開始尋找,要找到自己是從人生的點點滴滴去積累,任何事情,不要只用想像、不要只看資料、不要只聽別人怎麼說,你絕對要實際去執行、嘗試過後,才會知道自己的瓶頸在哪裡,篩選出喜歡的與不喜歡的,最後描繪出一個輪廓以後,將精力集中在那個方向,才能夠不停向前走。

#經營個人品牌起步期:打敗自己的心魔

「我不求廣大聲量,我認為我還是在半途上。」這是XChange創辦人許詮,年薪七百萬台幣,在國際集團工作的他所說出的話,不只是謙虛,當他要發布自己的出版書籍前,請我先行閱讀給予建議,我認為這本書對於職場年輕人很有參考價值,很少有人如此有謀略的選擇工作,然而尚未將自己作品出版前,許詮有著對自己的懷疑,不確定自己的見解是否太個人,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能幫助到別人。

另一個例子則是我大學好友,在大陸工作五年擔任部門總監,1-2年前請我協助看一下他的文章「想要開始隨意寫寫東西」,因為這位朋友在我的人生與職場路上,關鍵時刻總是會給予我許多實質幫助,解決我的疑惑,所以在我有能力為他付出時,我也是非常用力,用力地把文章調整段落,希望他的文章可以被更多人看見,但他擔心「自己的方法很個人,會誤人子弟。」

這兩位朋友,都是在職場上,被認為已經有高社會地位的人的,但他們在面對要發布個人觀念與文章的時候,也會產生疑惑,從他們的身上你可以知道,要突破個人心魔,很難,但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,不要擔心,你不孤單。

#個人品牌-不做不會怎麼樣,但做了會很不一樣

創造個人品牌的威力有多大?我盤點了一下自己出社會以後的「兩個人生」

 

年份正職人生斜槓人生
2015社群網路編輯網路拍賣
2016公關專員影子寫手
2016.10電視台工讀生零工經濟
2017電視台地方記者斜槓青年
2018電視台文字記者架設Wordpress個人網站
2019個人品牌-遠端工作
2020網路新聞節目主持人創造者(Creator)

 

#把挫折當成養分,創造自己的作品 而不是幫別人打工

2017年,當時我接下影子寫手的工作,協助一名大學生出版個人書籍,也定期擔任網路新聞媒體的特約記者。這成了我走上寫作當作額外收入的起點。

當特約記者時,我的工作量是一天一篇新聞文章,單篇計價,等於一個月30天,會除了有正職以外的1萬多塊錢的收入,對於正職薪水低,又需要負擔房租、學貸、家中房貸以及保險的我來說,真的是有如天降甘霖。但好景不常,持續一年後,原本合作的單位,因公司考量,因此要砍稿費,每天的稿量從一篇增加到兩篇,一個月可以賺兩萬元,但等於單篇價格,被打了六折。其實原本的稿酬在業內已經是非常低廉的價格,但當時為了餬口還是可以接受,只不過在長期配合、點閱穩定的情況下,說要砍稿費,真的不能接受。

原因在於,不想讓寫手這個職業的價值被貶低,也不願意做為企業品質淪陷的人,如果企業需要的是增加稿量,而不是增加點閱,那其實根本不需要我。如果企業想要的是增加點閱,那麼稿費,真的是被踐踏。

當時也很感謝朋友提點我「你要累積自己的作品了,不如不要收費,用自己的名字寫專欄,這樣不是對你長期來說比較有意義嗎?」所以我簽下了媒體專欄,開始走向經營個人品牌之路。

你要清楚知道,即便是缺錢,人還是要有骨氣,堅持走自己的道路,可能碰到被人貶低價值的時候,你會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,不敢清楚表達想法,甚至逃避溝通,卻又躲起來自我鞭打。

像這樣的傷,雖然會痊癒,但是傷疤不會消失;反而是你正向面對,了解自己的需求,把挫折當作學習的課題,利用挫折與別人帶給你的傷害,當作再次站起來的養分與肥料,才會讓你越來越茁壯。我可以很肯定這麼說,是因為後來的我,便是因為「砍稿費事件」,逆向思考開始創造了自己的作品。

 

#匿名平台發文:建立自信心

「把不甘心紀錄起來吧!」

砍稿費事件後,我在想要如何才能寫出自己的作品,其實靜下心思考,似乎沒有什麼題材,如果是分享生活瑣事,又太像流水帳,分享起來也沒有意義;倒是覺得「職場」的經歷,反而是我剛踏入社會時,體悟最多的。但一個剛進職場沒多久的新鮮人,想要分享個人見解,實在很難說服他人,這也是我當時的對自己的懷疑,跟大多數想要發展個人品牌、以寫作來宣傳自己的人一樣,不曉得如何跨出自己的心魔。

我嘗試了幾種方式,來調整自己的心態

  • 匿名發文與投稿
  • 到匿名平台發文

你看了這兩個,似乎看不出來有什麼差異對吧,但其實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思考與策略。

匿名發文與投稿

如果你是還沒有正式開始發布自己的文章或作品的人,你一定會很擔心「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很奇怪」、「我又沒什麼實力,真的可以發文分享嗎?」、「突然發文會不會被酸」等等各種擔心外界眼光的質疑。這都是非常正常的,因為我一開始也是這樣。

當時少女凱倫粉專人數已經有16000人左右,按讚的粉絲大多都是因為小編這個身分而來,不能說沒有支持者,但我真的很擔心自己寫職場的文章被前同事們發現或被討論,再加上也想知道撇除身分與標籤的之後,撰寫文章還會不會有人看,所以我轉換了自己的身分,取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做「MiKi」還特別設置了一個新的粉專,把用Miki身分寫的文章,都放在上面,主粉專則是完全沒有提到這件事情。

另一方面,撰寫一陣子後,我投稿到Cheer酷青雜誌的網路專欄,想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有機會登上商業媒體,如果可行,代表自己的思考與觀點是受到認可,且有參考價值的,後續也因為幾篇文章有投稿,讓我得到一個肯定,之到自己的內容是有市場且能夠被人欣賞。

 

匿名平台發文

有內容是不夠的,平台與傳遞方式特別重要,起初我把文章放在人力銀行的社群平台,不過該觀看人次不多,得不到實質回饋,過不久,我便把第一篇文章發在全台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Dcard上,Dcard的主流族群是大學生、年輕人,和我的身分與文章受眾比較符合,也因為平台是完全匿名性質,可選擇只露出學校,或者設置自己的暱稱,因此有人要將文章內容連結到本人,是比較困難的。

後來我把文章發布在「工作版」,工作版在整個平台上屬於比較冷門的版,該版的熱門文章按愛心數大約是60次上下,留言約在10-20個,這樣就算是表現不錯的文章了。

起初我將文章放上網,每次都能上到工作版的熱門區,後來則是從工作版直接跳上全站熱門,且有討論度,許多人的留言鼓勵了我,回應說我的文章給了他們鼓勵與勇氣,這也同時鼓勵了我自己,我才將文章以真實身分發布在自己的網站,也成立了自己的個人網站。

實際上堅持在一件你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的事情上,會感到無力與無助都是很正常的,但是每當想要放棄的時候,請你給自己一段時間想想,當時的初衷,找回自己所熱愛與喜歡的,把一件事情做到專精,很小很小的事情也可以。

也許起初你不知道自己這麼微小的付出,可以帶來大大的影響力,但時間會還給你所有的努力,感謝平台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共鳴,這個共鳴是不論你的心聲再渺小,都有一群人因為相同興趣及主題,被你的內容所吸引而進到文章內,給你些努力,沒有一條路比你自己造出來的路還要更好走且無可取代

有人曾問過我,這段匿名的日子,我該怎麼自我定義,其實回頭來看,這段在匿名平台發文的日子,是給足我勇氣、從沒有自信到建立自信、找到個人價值的養分,也是讓我知道自己即便沒有太多人關注、只要有人可以從我的文章中獲得鼓勵與成長,那就是我繼續創作、紀錄、傳達觀點的來源。